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乐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庶女慧娘

正文 庶女慧娘第16部分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谢谢母亲!”慧娘感激的对大夫人行礼一礼。

    “行了,别多礼了,赶紧去吧!”大夫人笑着对慧娘道。

    “墨菊,你回慧筠院守着,如果薇娘和尧娘来了就把事情跟她们说清楚!院子里的丫鬟婆子都给我看好了!”出了荣曦堂,慧娘吩咐墨菊道。

    “姑娘,那您?”墨菊不放心的道。

    “齐嬷嬷跟着我就够了,快去吧!”慧娘安慰道。

    同一时间,长平侯府,佛堂。

    “太夫人,太夫人!”吴嬷嬷急急忙忙的来到佛堂。

    “怎么了,什么事儿急成这样?”太夫人微微皱了皱眉,起身朝吴嬷嬷问道。

    这时吴嬷嬷反倒不敢开口了,十分为难的看着太夫人。

    “有什么事儿就说!你一向有什么说什么的!”太夫人催促道。

    “太夫人,奴婢说了,你可别激动啊!”吴嬷嬷想着事先提点一下,也许冲击力就没那么大了。

    “说吧,我受得住!”太夫人想了想儿子今早才走,现在估计刚刚出盛京。不会有什么事儿,剩下的也没有什么能打击到她了。

    当下吴嬷嬷把今早从厨房采买的婆子那里听得传言说了一遍。

    “太夫人?”等她说完,太夫人都保持着刚才的姿势没有变,吴嬷嬷担心的扶了她的胳膊一下。

    “这个消息是哪里来的?”太夫人半晌才呼出口粗气,问道。

    “现在盛京传的沸沸扬扬,奴婢让人出去查了,只知道是从一些小叫花子那里传出来的,剩下的就不知道了!您说这能是真的吗?”吴嬷嬷小心翼翼的问道。

    “肯定不是真的!如果我相信了它,不就是相信了我儿子命里带煞的说法吗!那样的话,慧丫头还真是跟我们家是一家子呢。谁都不用怕谁!”太夫人笑着道。

    接着,太夫人又叹了口气,略微担心的道:“我怕这个谣言半真半假呀。既然这个人能知道慧娘曾经落过水,还知道的那么详细,那肯定是她身边的人。我怕慧娘身子真的是。。。。。。”

    太夫人没有说完,但是她脑海里却不自觉的浮现了在宫里时慧娘的淡然宁静的脸庞。

    “太夫人,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侯爷也不在家。要不还能让他查一下!万一这慧县主真的。。。。。。那不是害了侯爷吗!”吴嬷嬷踌躇的道。

    “他不在更好!要不还不知道会干出什么事儿来呢!我现在还是相信慧丫头,她不会骗我的!咱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等,我相信太后和慧娘会给咱们一个交代的!”

    “如果咱们现在做了什么,弄不好会把事情越搞越乱,越弄越僵的!”

    短短的时间,太夫人就作出了决定。

    巳时末。皇宫,慈和殿。

    太后、雅太妃、皇帝、皇后、淑妃、德亲王、睿亲王,可以说所有关心长平侯和慧娘这件事的人都齐聚一堂。

    太后和雅太妃此时脸上含怒的听着睿亲王把事情说完。或者还没有说完,太后就忍不住‘啪’的一声,把手里的镶金丝凤纹珐琅彩茶杯丢在了地上,把讲的正起劲儿的睿亲王和正暗自高兴地淑妃都吓了一跳。

    除了雅太妃和德亲王,其余人也多少被惊到了。

    “这是谁在胡说八道。造谣生事?皇帝马上给哀家查,哀家一定会让他后悔来到这个世上!”太后的声音里多了丝雷厉风行的冷厉。

    雅太妃和德亲王赞同的点了点头。

    “母后。您老也不用这么生气!您看这谣言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即使她不全是真的,肯定也有一些是真的!要不人家怎么能说那么清楚呢!而且,臣妾还听说,这个消息在盛京传了不止一次,只是上次没有这次轰动。”淑妃幽幽的道。

    皇后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太后她们听了一时也没有说话,就在皇后和淑妃以为太后也这么认为的时候,太后若有似无的扫了她们一眼,开口道:“即便是真的,慧丫头也是受害者,不管怎么样,也不能这样由着她们诋毁她!这个人还是得查!”

    皇后看太后在怀疑她们了,赶紧低下头,作什么多不知道状。

    淑妃很是不甘的咬着嘴唇,到底没有再说什么。

    “这样吧!睿儿你下去查凶手!哀家派御医去给慧丫头把脉,如果慧丫头身子真是不好的话,先想办法给慧丫头治病,再跟长平侯府说一声,看他们准备怎么打算!如果慧丫头身子好的话,正好给她正了名声!”

    “放心吧,母后!那人就算是躲在地下,儿臣也能挖地三尺把他挖出来!”睿亲王保证道。

    此时,他脸上虽然还是带着笑,可是眼里却闪过厉光,嘴角上的那么笑容让人感到危险。

    “回太后娘娘、雅太妃娘娘、陛下、皇后娘娘、淑妃娘娘、德亲王、睿亲王,慧县主来了!”

    就在睿亲王准备动身的时候,外面的宫女进来通报。

    屋里的众人听了一下子都愣了。

    “你说谁来了?”淑妃更是不可置信的问道,她不相信这个时候,慧娘还敢往宫里跑,她不怕被治个欺君之罪吗?

    太后和雅太妃则是相视一笑,她们就知道她们好不容易看好的人不会让她们失望的!

    “快请进来!”太后连忙吩咐。

    “妹妹!”德亲王直接跑到外面去接人了。

    一炷香的功夫。德亲王就笑呵呵的拉着慧娘进了慈和殿。

    屋里众人不约而同的朝她望去,慧娘身着那件县主礼服,看起来还是那么动人,那么光彩照人!

    慧娘淡笑着看了屋里众人一眼,仍是淡笑着一一给众人行礼。

    “慧丫头,过来!”太后笑着朝她招了招手。

    慧娘缓步走到太后面前,却没有像往常一样伸出手,而是双膝跪下,认认真真的磕了个头。

    太后他们被慧娘的动作吓了一跳,淑妃却是不自觉的笑了起来。

    “慧丫头。。。。。。”

    “太后。雅太妃,陛下想必您们已经听说了盛京的谣言!不管是真是假,慧娘害的您们为慧娘担心。慧娘都心里愧疚!”慧丫头抬起头看着太后一字一句的道。

    “慧丫头,母后和你雅母妃都相信你!”太后想拉慧娘起身。

    慧娘摇了摇头,有道:“母后,慧娘想求您件事儿!”

    “你说!”

    “能不能找个德高望重,能让众人信服的精通女子内科的太医来。慧娘想给太后和雅母妃还有陛下一个交代,也给其他关心慧娘的人一个交代。”

    “好!哀家依你!”太后欣慰的笑了笑,点头答应。

    “去宣太医院院正过来!”太后朝苏嬷嬷道。

    “也把孙御医叫来吧!朕记得他妇科也不错!”皇帝朝秦公公吩咐。

    苏嬷嬷和秦公公一起退出了慈和殿。

    “这回能起来说话了吧!”雅太妃笑着拉慧娘起身。

    “谢母后,谢雅母妃!”慧娘笑着行礼。

    “怎么突然这么客套了!哀家一直是相信你的!”太后笑着道。

    “可是慧娘知道母后和雅母妃肯定担心慧娘,所以得先让母后和雅母妃放心了才好!”慧娘俏皮一笑。

    “你这丫头,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

    太后和雅太妃现在看慧娘眼里多了分赞赏。虽然听说了她的果敢冷静,却没有见到过。

    这次亲眼看见慧娘遇事不慌,知道冷静思考。用最省事最有效的方法让自己脱险,更没有那些娇小姐的故作清高,只管嚷着清者自清,却不肯放下那所谓的骄傲。

    慧娘在临时设置的隔间内,让院正和孙御医分别把脉!

    把脉前。她清清楚楚的告诉两位,他们把脉的目的是鉴定自己是不是宫寒甚至有不孕之症!

    这句话让屋里的两个大男人。不,是四个大男人(德亲王不算,他听不懂)都不觉的红了脸,而太后她们则吃了一惊!

    但是他们更佩服这个小女娃此时大大方方的勇气。

    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一位院正、一位御医都把完了脉,回身给这些主子们回话。

    “怎么样?”太后率先开口问道。

    两位太医对视了一眼,院正首先拱手回道:“回太后娘娘,从慧县主的脉象上,慧县主只是体质比一般女子偏寒,并无宫寒之说!而不孕之不治之症之谈更是无稽!”

    孙御医接道:“而且慧县主近来一直在食用温补的食材,收效很好!她体寒的症状已经大减,在坚持一年半载就与常人无异了!”

    “好!好!”太后和雅太妃听了很是高兴。

    “只是。。。。。。”孙御医犹豫了一瞬,好像不知是不是该说下去。

    淑妃眼尖,立马追问道:“只是什么?”

    孙御医看向太后和皇帝,询问。

    太后扫了淑妃一眼,说道:“但说无妨!”

    ps:

    二更!继续求推荐,收藏!

    正文 第九十章 变故(三)

    “只是,慧县主胯骨较常人来说窄,所以如果孕育子嗣的话,不易较早!”孙御医见太后发话,就继续说道。

    “那得什么时候才算合适?”太后追问。

    此时屋里众人除了太医都完全没注意到在这里谈论一个未嫁女子的生育问题是多么的不合时宜。

    孙御医见已经说了这么多了,不妨都说完:“最早也得十六岁以后,最晚二十五岁之前,二十岁为最宜!”

    “嗯,哀家知道了,你们退下吧!”

    两位太医退下后,太后欣慰又略带无奈的看着慧娘道:“丫头,这还真是好事多磨呀!”

    太后她们此时才真正放下心思,而齐嬷嬷的心思却复杂了很多。

    在来得路上,她就充满疑惑。

    听慧娘的口气,她知道幕后之人是谁,而且钱家好像很忌讳这个名字,可她又不打算把那个人公布于众。

    更奇怪的是,这种谣言好像不止传过一次,只是这次来势更加凶猛。

    慧娘也看出了她的疑惑,淡笑着问:“齐嬷嬷有话想说?”

    “姑娘,这到底怎么回事?”

    虽然知道此时说这些很不适宜,可她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

    慧娘沉默了一会儿,接着,脸上露出一个似无奈又似自嘲的诡异笑容:“其实,真要说起来这个事情的始作俑者应该是我自己。”

    齐嬷嬷想了很多可能都没想到是这个,一时没反应过来。

    慧娘看到齐嬷嬷的呆愣的样子,笑出了声:“没想到这种神情也能出现在嬷嬷脸上。”

    “姑娘,您在跟嬷嬷开玩笑?”齐嬷嬷一脸不信与无奈的看着慧娘。

    慧娘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接着道:“这个事情还得从庄郡王府露出风声说是要纳侧妃开始。”

    接着,她跟齐嬷嬷讲了。大夫人有意要从琦娘、她、还有薇娘中间挑一个,当她知道后,为了避免备选中,她自导自演了那一场戏,她本是以为薇娘会利用这个机会先把她排除。

    没想到的是薇娘个性直率,不屑背后搞小动作,之后,她们的关系慢慢好了起来。

    但是她这场戏并没有白演,琦娘无意中知道了这件事情,而且很快这件事情就传到了外面。

    当时谁都不会在乎一个四品官的庶女。所以并未掀起波澜。

    之后一段时间,琦娘为了庄郡王府的侧妃位子,手段频出。大夫人把庶女嫁去庄郡王府的念头也不再强烈,所以这个流言也渐渐被淹没。

    就连慧娘自己都忘了自己曾经导演的这一幕。

    几个月后,这个流言以强烈凶猛之势再度席卷而来,慧娘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

    她曾经想过琦娘会报复,却没想到一来就如此阴狠。专盯着别人的死穴和软肋。

    庆幸的是,她习惯了做事留一手,没有把自己的老底交给别人。

    要不然这次她真的要阴沟里翻船了。

    而齐嬷嬷听完了这个故事,则是满脸的不可置信。

    半晌,她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没想到,一向聪明的慧县主会有如此愚蠢的时候!”

    “不应该说是愚蠢。能自导自演了这么出戏,怎么能说是愚蠢呢!”

    “可是姑娘,您脑子里在想什么。为什么会作出自毁长城的事情呢?而且那不是小事,是一个女人一声的名声!”

    “嬷嬷,道理我都懂!”慧娘静静的听完齐嬷嬷的质问,淡淡的回道:“可是,我从心坎里真得不是很在乎这个东西。如果不是没有这个东西。女人在这个时代寸步难行,我甚至迫不及待想丢掉这个枷锁!”

    “啊。。。。。。”齐嬷嬷听完更是目瞪口呆。她知道慧娘说的不想要这个名声,不是说就是不懂礼义廉耻、道德道义。有很多女人毁在这道枷锁里面,可是却从来没有人这么直白的说出这种话。

    “嬷嬷,您别害怕,我就是说说而已!”慧娘看齐嬷嬷吓得不行了,赶紧补充道。

    “说说也不行!姑娘您疯了!”齐嬷嬷压低声音喝道。

    “也许吧!”慧娘又看向齐嬷嬷道:“可能是那段时间太迷茫,太压抑了,那时候我以为如果我自己打破了那些东西,就没有人逼我做我不想做的事情了!就不用面对那些我所恐惧的事情。可是现在我不会了!我现在明白了,这个名声是女子在世上的护身符,是争取我想要的生活的捷径。”

    “姑娘,您到底在怕什么呢,怕到要毁了自己的名声?”齐嬷嬷听着慧娘的陈述,渐渐安静下来,却还是疑惑。

    “嬷嬷以后会知道的!”慧娘淡淡一笑,没有再解释。

    “母后,您看这事儿怎么怎么处理?”

    皇帝的问话打断了齐嬷嬷的思绪,她不由得也看向太后。

    “现在慧丫头的事情已经清楚了,这个事情纯属谣言。咱们得还她个清白!不能任由人毁坏她的声誉!”太后坚定的道。

    “可是,母后,慧丫头毕竟是个女孩子,这个更是关系到她的声誉,您总不能让我下旨说太医诊治完了,说慧娘身体一切正常。。。。。。这不是又把她推到风口浪尖了吗?”

    皇帝为难的道。

    皇帝这话一下子问住了太后,她看了看雅太妃,雅太妃也是一脸的无奈!

    “唉,这种事情只能越描越黑呀!”

    太后也是想到了后果,满含担忧与愧疚的看向慧娘。

    慧娘见太后愧疚的样子,淡笑着道:“母后,您不用担心!那人传这流言肯定是有目的的,慧娘不管她的目的是什么,只要那些关心我和我关心的人没有被伤害,其他的慧娘都不在乎!至于其他人怎么说,怎么看都伤不到我!所以只要母后和母妃,您知道真相就行了。外面的那些您就不用管了!时间到了,人们的新鲜劲儿过去了。自然也就淡了!”

    太后听了慧娘的话欣慰的拍了拍手,笑着道:“难为丫头想得开了,遇到这种事还得你来安慰哀家,就按你说的办!只要她们嚼舌头的时候不要让哀家听见,哀家就暂时不管了!不过,那人的目的吗,不用查哀家也知道一点。慧丫头,你放心,哀家不会让她得逞的!”

    “谢母后!”慧娘起身行了一礼,朝太后俏皮一笑。

    “那这幕后之人还查吗?”睿亲王突然插嘴道。

    “查!一定得查!哀家就算挖地三尺也要把那人揪出来!”太后狠狠的道。

    “母后放心吧。这事儿还是儿臣去办!”睿亲王微扫了慧娘一眼,保证道。

    说完,睿亲王行礼出宫去了。

    皇帝、皇后和淑妃看事情解决了也没有久留各自离去了。

    “慧丫头。坐过来,母后和你雅太妃跟你说点事儿!”太后拍了怕身边的位置,朝慧娘道。

    “母后!”慧娘依言做了过去。

    “慧丫头,你已经知道了吧,长平侯与你的亲事?”太后眼睛盯着慧娘道。

    “嗯!”慧娘点了点头。

    “丫头。你相信母后和你雅母妃吗?”太后又问。

    “慧娘有心,感觉得到母后和雅母妃是真心疼爱慧娘的,慧娘当然相信您们了!”

    “好!好孩子!”太后看慧娘目光清澈,语气坚定,欣慰一笑。

    “长平侯与德英、睿儿可以说是一起长大的,皇帝就像他的兄长!而我们更是看着他长大的!他是什么样的人。哀家最清楚!”太后叹了口气说道。

    “是啊,弘毅是个苦命的孩子!一出生就失去了父亲,却要背负克父的恶名。他娘又身缠恶疾,卧病在床,虽然也关心他,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他五岁之前是在别人惧怕厌恶和欺负中度过的,虽然先帝及早发现并给他请了名师。但这也弥补不了他缺失的东西,更改变不了别人的看法!”雅太妃接着道。

    “所以就造就了他冷漠的性子。他用冷漠给自己竖起一道墙,拒绝了伤害,也拒绝了别人的关爱!”

    “但是,哀家知道,他的心很软的!而且他正直善良,没有那些贵族纨绔的不良习气。最重要的是你是这么多年来唯一一个能让他变脸色的人!”太后又笑着接道。

    “所以您选择慧娘?”慧娘突然问道。

    “不是,是哀家给你选择了他!”太后摇了摇头道。

    看着慧娘惊奇的眼神,太后笑着说:“傻丫头,虽然你不是我们的亲闺女,但是这段时间以来我们真的是把你当亲闺女养,怎么会随便把你许配人家呢!我们两个巴不得多留你两年呢!”

    “虽然当时是皇帝和睿儿说起来,长平侯和你有缘,想把你赐婚给长平侯。可是哀家和你雅母妃也是想了很久,更是又观察了弘毅很久。不怕你笑话啊,哀家派睿儿拉着弘毅去那些地方考验他,还让睿儿查他的生活习惯!他表现都不错!”

    慧娘瞠目,不会是她脑海里想到的地方吧?

    太后您是一国之母,是整个大汉女子的楷模,不仅知道那种地方,而且还撺掇人去?

    太彪悍了!

    “但是让我们定下是弘毅的原因是。。。。。。”

    “是什么?”慧娘追问。

    “不能说了,暂时保密!也许你以后有机会就会知道的”太后和雅太妃齐齐笑着摇头。

    “慧丫头,你们两个的个性有的地方很像,而且你的柔软能抚平他心里的伤,他的包容能容纳你内心的倔强与骄傲。甚至会带给你你渴望的那份自由与希望!”

    最后,太后笑着拍了拍慧娘语重心长的道。

    慧娘吃惊的抬起头看向太后,“母后。。。。。。”

    她以为自己隐藏的很好,她把内心的那份渴望掩藏的严严实实,这么多年都没有人发现,没想到竟然被相处过几次的太后看出来。

    “怎么很吃惊?别忘了,丫头,说起来咱两个最像!”太后神秘一笑。

    ps:

    抱歉,刚刚传上10号的一更,二更明天上午补给大家!

    正文 第九十一章 提亲(一)

    太后跟慧娘说了很多,最后告诉她,长平侯府与钱家的亲事绝不会变,三天后准备接旨。

    之后,慧娘担心钱府里众人挂念着她,也怕媛娘知道了消息急坏了身子,就跟太后她们告辞,太后和雅太妃知道她出来的急,肯定还有很多事要善后,也没有强留就让她回去了。

    等她走了,太后吩咐苏嬷嬷亲自走一趟长平侯府把事情解释清楚,告诉太夫人三天后圣旨照旧。

    长平侯府,瞿翟院。

    太夫人听了苏嬷嬷的话,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她沉思了片刻,抬头对苏嬷嬷道:“苏嬷嬷,麻烦你回去跟太后说一声,长平侯府要在圣旨之前去钱府提亲!”

    苏嬷嬷听了一怔,迟疑道:“为什么?这样不太好吧?”

    这明知道皇帝会下旨赐婚,还赶在赐婚前面去提亲,这不是打皇帝的脸吗?

    太夫人淡淡一笑:“如果是以前,长平侯府不会提出这样的条件,可是现在未来的主母有麻烦了,长平侯府怎能坐视不理。而且我相信太后不仅会同意,而且会很高兴的。”

    苏嬷嬷听到这里就明白了,笑着道:“太夫人仁慈宽容,有您这样的婆婆是慧县主的福气!奴婢马上回去告诉太后一声。”

    苏嬷嬷离开长平侯府回了宫,太夫人吩咐吴嬷嬷道:“你去告诉你们家的一声,让他拿着侯爷的名帖去一趟钦天监,让他们帮忙查一下最近三天哪天最适合提亲!然后你再去看看提亲的东西准备的怎么样了,差了什么最好今天都补齐了!”

    “诺!”吴嬷嬷恭声应着退了出去。

    太夫人则舒了口气,让小丫鬟扶着回了卧房。

    慈和殿,太后和雅太妃听了苏嬷嬷的回复,都很高兴。

    太后笑着道了一声:“看来梓琇确实很喜欢这个儿媳妇啊!”

    雅太妃也赞同的点头。“是啊,这样看来,慧丫头虽然一路磕磕绊绊,到底还是有福的。”

    慧娘回到钱府的时候,整个钱府都沉闷异常,下人们战战兢兢,就连走路都小心翼翼。

    慧娘心下奇怪,与齐嬷嬷对视一眼,往荣曦堂走去。

    来到荣曦堂门口,竟然看到平安喜乐四个大丫鬟都站在门外。不时一脸担心的望向屋里。

    乐蔷眼尖,一看到慧娘回来了,脸上绽放出一个大大的笑脸。刚要喊人,突然想到什么立马用手捂嘴,快步走到慧娘面前。

    “慧姑娘,您可回来了!怎么样,您还好吧?”乐蔷的表情极其丰富。先是兴奋的给慧娘施了一礼,接着有一脸担心的问道。

    “没事,我好着呢!家里这是怎么了?又发生了什么事儿,一个个的都战战兢兢的?”慧娘问出自己的疑问。

    “是老爷回来了,他听说了那个,那个谣言。发了一顿脾气。正好有个小丫鬟做错了事儿,撞枪口上了,被大老爷打了个半死。扔到柴房了,到现在都不知道死活!”

    乐蔷压着嗓子悄悄回道。

    “齐嬷嬷,麻烦您先去请个大夫,然后回慧筠院拿些伤药,看看那小丫头怎么样了!”慧娘微微思量。吩咐齐嬷嬷道。

    齐嬷嬷看了她一眼,应声往外走去。

    “慧姑娘。您这样老爷会不会不高兴啊!”乐蔷一脸担忧的道。

    “生气也不行,这个关口上,钱家可不能再闹出一条人命来!”

    慧娘无奈的一叹,走到荣曦堂门前,对平溪道:“平溪,你通报一下,说我回来了!”

    平溪也是松了口气,笑着点头进了屋里。

    “慧姑娘,您进去吧!”不到一炷香功夫,平溪就出来请慧娘进去。

    慧娘进了里面,发现屋里的气氛比院里还沉闷,钱大老爷坐在扶椅上,满脸阴沉,大夫人听说她回来了,身子微微前倾的看着门口,眼里满是担忧。

    慧娘笑着朝她们行了礼,然后走到大夫人跟前,安慰道:“母亲,放心吧,女儿这不是很好嘛!事情已经解决了,太后她们知道了,长平侯府那边太后也会处理。您就不用担心了。”

    “真的?那就好了,来坐下跟母亲说说!”大夫人松了口气,拉着慧娘坐在身边。

    钱大老爷虽然还是面无表情,却不自觉的竖起耳朵。

    慧娘把她进宫的情况都说了一遍,当然把她不宜过早孕育子嗣的事儿略过了。

    “那,外面的谣言就不管了?”听完慧娘的话,钱大老爷不禁问道。

    “没听见太后说嘛,这种事情越描越黑!怎么管?再说本来就是咱家闹出的事情,太后她老人家没有怪罪已经很不错了!”

    没等慧娘回答,大夫人就刺了钱大老爷一句。

    钱大老爷的脸色又黑了。

    这下慧娘明白为什么他的脸色那么难看了,感情是大夫人气的。

    慧娘记得听小丫鬟们私底下说,最近大夫人一直不给大老爷好脸色看,奇怪的是大老爷越来越喜欢往荣曦堂跑,每次待不了多久,要不怒气冲冲,要不脸色阴沉的冲出荣曦堂。

    可是第二天,还是照来不误。

    慧娘仔细端详了着大夫人越来越红润的脸色,眉眼间的皱纹好像都不见了。大夫人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

    看来大夫人是渐渐找到自己与钱大老爷的相处之道了。

    难道说,男人都是犯贱?

    对他好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对他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的时候反倒是倒贴了!

    “父亲,这种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以静制动,这个时候咱们家采取有任何动作都会把事情越闹越大。”

    慧娘看钱大老爷到了发怒的边缘,赶紧出声劝道。

    “就是,一大把年纪了,连个十几岁的女儿都不如!”大夫人不高不低的声音又传了过来。

    “你。。。。。。”钱大老爷‘唰’得站了起来,满脸怒气的看着大夫人,说了一个字就急步走出了荣曦堂。

    慧娘看着大夫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心里嘀咕,难道大夫人真对大老爷死心了?

    慧娘想到还没有跟钱老爷说那小丫头的事儿,就只能把这事儿告诉了大夫人,反正这事儿本来就是大夫人管着。

    “这事儿你做的很好,这种时候咱家确实不宜再生事端,低调些好!”大夫人欣慰的拍了拍慧娘的手赞道。

    第二天,慧娘姊妹三人照常上课,现在她们已经不用上礼仪课了,齐嬷嬷开始给她们讲盛京各家盘根错节的关系网。

    这个要比学怎么走路、怎么吃饭有趣多了,而且这些东西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用好了。对她们帮助很大。

    所以她们姊妹三人也学的格外认真。

    她们三人谁也没有去打听外面的消息,钱府也格外安静!

    钱大老爷本来是想告病躲几天风头的,犹豫了半天还是一脸严肃的去当差了。

    可是这种平静并没有维持多久。在第三天的上午被打破了。

    这天,慧娘三人正在上早课,碧苏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

    齐嬷嬷看着碧苏没有规矩的样子就要开口训斥,碧苏喘了口气,先开口道:“嬷嬷。您先让我跟姑娘说完话,您在训我行吗?”

    “什么事儿急成这样?”齐嬷嬷脸色不变的问道。

    “媒婆,媒婆上门了!”碧苏急急地朝着慧娘道。

    “什么?”慧娘心里一惊,稍微冷静了点,接着问道:“打听清楚给谁提亲了吗?”

    “这,这倒不知道!”碧苏一愣反应过来。

    “不知道。你急成这样?”慧娘稍微放松了点。

    “哦,大夫人已经迎出去了,还派人去找老爷了。奴婢还听他们说。那边也跟着来人了,好像是什么赵家族长来的。”碧苏想了想又道。

    “赵家?”慧娘听了心里一动,“难道是长平侯府?那人父亲不在,请族长出面也是应该。”

    可是明天圣旨就到了,怎么今天看来提亲了?

    慧娘想不明白。

    “姑娘。您找了个好婆家!”齐嬷嬷突然笑呵呵的朝慧娘道。

    “嬷嬷,您怎么无缘无故打趣我?”虽说自己脸皮厚。可到底是两辈子第一次谈婚论嫁,不自在肯定是有的。

    “不是嬷嬷打趣您,如没有意外,这来人确是长平侯府的。而且他们选择这个时候上门提亲不正是要给姑娘您正名吗?”齐嬷嬷笑着继续道。

    “正名?正什么名?”慧娘还是没明白。

    “姑娘您是真的没在乎过那个流言,还是跟嬷嬷装傻呢!你看薇娘都明白过来了?”齐嬷嬷一脸无奈的看着还没搞清楚状况的慧娘道。

    慧娘转头看向一脸促狭笑意的薇娘,恍然大悟。

    全盛京都知道,长平侯府人丁稀少,他们肯定更是重视子嗣。

    可是他们却主动来钱府提亲,这不是明摆着告诉谣言是假的吗?!

    慧娘想到太夫人温暖慈爱的笑容,突然觉得也许太后她们说的对,这个归宿很不错!

    “好了,慧姑娘您今天就先不用上课了,我看您心思也不在这里了。您回去好好歇会儿,明天还得接旨呢!”齐嬷嬷看慧娘心神不知跑了哪里去了,就笑呵呵的道。

    “那嬷嬷,我们呢?”薇娘和尧娘一脸期盼的看着她。

    “今天嬷嬷正好抽出空来给两位姑娘补补以前落下的,还有两位没学好的,今天必须都学会了!”齐嬷嬷突然收了笑,一脸严肃的看着她们。

    “啊!嬷嬷您偏心!”

    ps:

    补更,继续求收藏,推荐,谢谢!

    正文 第九十二章 提亲(二)

    钱府,正厅,弘远堂。

    大夫人请两人坐好,吩咐丫鬟上茶。然后开口询问:“两位是。。。。。。”

    那个三十来岁一身媒官打扮的妇女未语先笑:“这位夫人,先给贵府道喜了!我是受长平侯府太夫人所托,来给贵府六姑娘提亲的。这位是赵氏宗族的族长,也是太夫人请来作男方长辈的。”

    大夫人一听六姑娘,先是一愣,接着才反应过来是慧娘。

    她们家很好按照排行叫人,所以她一时没反应过来。

    接着,大夫人又是松了口气,开始还以为慧丫头的亲事又有变动呢,吓得她战战兢兢的。

    大夫人明白过来,赶紧起身给赵族长行礼。

    赵家在盛京虽然还算不得世家大族,长平侯爵位到现在也不过是传了两代而已。

    长平侯的祖父辈的时候只是个子爵而已,到了老长平侯的时候,他屡建奇功,皇帝赐三代世袭侯爵。

    等老长平侯殉国以后,皇帝追封世袭罔替的侯爵。

    但是听说后来长平侯顺利继承爵位还经过一番波折。

    不管怎么说,赵家宗族发家跟钱家差不多时候,也不过百年而已。

    只是赵家出了一个世袭罔替的长平侯,就顶了别人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

    所以,盛京一般的贵族和大臣,见了赵家族长都是要礼让三分的。

    赵族长也知道要不了多久钱家那个慧县主以后就是长平侯府的当家主母,以后少不得自己有求人的时候,因此也不敢托大,侧身受了半礼,客气的道:“钱夫人您客气了,不知钱大人可在府中,我那弟妹可等着好消息呢!”

    “真是对不住。事出突然,我们家老爷上差去了。已经派人去叫了,两位喝点茶,吃点果子稍等片刻吧!”大夫人不好意思的道。

    赵族长和媒官听了心里嘀咕,这上门提亲怎么还没跟人家打好招呼呢,这万一人家不乐意,这不是丢人的事儿吗?

    大夫人则猜测,不是说好明天接圣旨吗,怎么今天就来提亲了?

    难道圣旨有变?

    大夫人看来人的样子更是不清楚怎么回事,只好憋着待会儿找慧丫头再商议商议。

    唉。她们这个钱家六姑娘也是够糟心的,好好的一门婚事,偏偏有那么多人搅局。

    谁家闺女嫁人还得自己操心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啊!

    可是好多事她跟大老爷也说不上话。

    突然。大夫人想到了齐嬷嬷,这位可是宫里出来的,说得上话。

    不行,她得跟齐嬷嬷好好说说,以后这事儿多请她帮帮忙。省得慧丫头一个还没及鬓的小丫头自己操心自己的婚事,这也不像话!

    转眼,大夫人就为难了,她一个妇道人家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招呼赵族长这个大男人。

    他们两个真的是相对无言那!

    还好,不管是私媒还是官媒,媒人都是靠嘴吃饭的!

    媒官看出大夫人和赵族长的些微尴尬。就主动扯起话题来。

    寥寥几句话,就引着双方把长平侯和慧娘的大概情况介绍了一遍,虽然都是一些大家都很容易知道的。却也使得这突如其来的提亲看起来像模像样。

    官媒又把盛京哪家的公子长得好,学识好,功夫好,品行好;哪家的姑娘贤惠可人都说了个遍,说的大夫人是灵机一动。

    大夫人趁媒官停下喝茶的功夫。插嘴问道:“媒官大人,忘了问您夫家贵姓?”

    “我夫家姓齐!”媒官端着茶杯。抬起头来笑着回道。

    “齐媒官,您看长平侯太夫人既然请您给我们两家说媒,这说明你功夫一定了得,能不能麻烦您帮忙给犬子留意一下有没有合适的姑娘?”

    媒官一听有生意,眼睛一亮,职业的问道:“贵公子,贵庚了?大名叫什么,能不能大体上说说贵公子的情况。”

    “犬子钱裴熹,今年二十了,在国子监读书,今年参加秋闱,不管中不中的,都得说亲了。相貌人品方面,虽然我不敢夸是最好的,却也能拿的出手的。这孩子我们小管得严,绝对没有纨绔子弟的恶习。”

    “二十,年纪是不小了,不过男孩子就该以学业为重,晚点也没事儿,而且如果今年秋闱能高中进士,那又能进一步了!相貌嘛,男孩子只要不是丑的没法见人,一般都问题不大,再说,看夫人您这样貌,儿子能再差也比一般人好看!人品上,能教出世子夫人和慧县主那样的女儿,儿子肯定更好!”媒官笑呵呵的夸道:“不知夫人对未来儿媳有什么要求没有!”

    “哎,我也没多大要求!只要找个门当户对,贤惠能干的就行了!模样吗,我也不挑,不用多么出众,只要模样端正,心底善良就很好了!”大夫人谦虚回道。

    “还是夫人豁达,怪不得几个孩子能如此出色!谁要是给您当儿媳妇,那肯定是她的福气!这事儿包在我身上了,我先给你留意着,等到贵公子高中了,咱们再上门提亲怎样?”媒官笑着问道。

    媒官在跟大夫人说着话,也没忘了赵族长,时不时的也跟他搭句话,一时倒也顺利。

    不到半个时辰后,外面丫鬟通报说钱大老爷回来了。

    大夫人跟二人告罪,迎了出去,只见钱大老爷官服都没换就朝弘远堂大步走了过来。

    “怎么回事儿?急急的喊我回来!”钱大老爷没等大夫人行礼,就急急的问道。

    “长平侯府来提亲了!赵族长跟媒官来得!”大夫人也快速的回道,没等大老爷记继续问又说道:“具体是怎么回事,我也不清楚,老爷还是先进去主持大局吧!”

    钱大老爷只能把剩下的话咽回去,大步走进了弘远堂。

    大夫人紧随其后。

    赵族长和媒官这时也迎了出来,相互见过礼后,客套着回了厅里坐下。

    媒官开门见山的把来意又说了一遍。按照惯例,询问大老爷是否有意结这门亲!

    大老爷笑着说道:“承蒙长平侯府看得起小女,是小女的福气!钱家也乐意结这门亲事。”

    “真是太好了,那咱们今天的任务就差最后一步了!”齐媒官笑道。

    大夫人闻弦音知雅意,从身后的平溪手里拿出一个黄花梨木的小锦盒,打开拿出里面的一张红贴,交给齐媒官。

    齐媒官笑眯眯的接过收好,双方又说了两句,赵族长看了媒官一眼,两人会意的起身告辞了。

    “要不。赵族长和齐媒官吃了饭再走吧!”钱大老爷挽留。

    “不了,我那弟妹还等着好消息呢,这就回去吧!”赵族长推辞着出了弘远堂。

    钱大老爷两人送走了媒官和赵族长。吩咐平溪:“去把齐嬷嬷请道荣曦堂。”

    “不叫上慧娘?”钱大老爷奇怪的道。

    “老爷这是慧丫头的婚事,您听说谁家的女儿要操办自己的婚事的?再说,慧丫头一直懂事,咱们都忘了她是个没及鬓的小丫头了!她也会害怕的!”大夫人没好气的嗔道。

    钱大老爷却呆呆愣愣的看着大夫人一时没回神。

    大夫人被钱大老爷看的不好意思,不自然的转头就走。

    钱大老爷回过神来却心里暗叫:自己竟然被大夫人那一眼的风情给迷住了?

    难道是他睡书房太久了?

    肯定是!

    虽然这般想着。脑海里却总是挥不去大夫人那娇嗔的神情。

    这边,钱大老爷夫妇跟齐嬷嬷商量慧娘的婚事,突然想起昨天听说的事儿,一脸担心的道:“昨天我听说长平侯去南边赈灾了,这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明天的圣旨谁接呀?”

    齐嬷嬷笑呵呵对钱大老爷道:“那就不是咱这些人操心的了。那是上边主子的事情。”

    钱大老爷想了想也是,就放下了心思。

    长平侯府,瞿翟院。

    齐媒官笑眯眯的把慧娘的庚帖递给长平侯太夫人。

    太夫人接过那张红红的庚帖。抚摸了几下,笑着对齐媒官道:“辛苦你了!”

    “这是我该做的,怎么能说辛苦呢!而且能给长平侯做亲,是我的荣幸。”

    齐媒官笑着道。

    “这是谢礼,以后这两个孩子的事儿还得麻烦你多懆懆心!”

    太夫人从吴嬷嬷手里接过一个荷包递给齐媒官。笑着道。

    “太夫人您放心吧,保管给您整的好好的!”

    齐媒官接过谢礼。保证道。

    “那没事儿,我就先告辞了!”

    齐媒官看赵族长好像还有事儿要说,就主动告辞了。

    太夫人让吴嬷嬷送齐媒官出去,然后转头看向赵族长,笑着道:“这次也辛苦大哥了!”

    “说什么呢,给弘毅那孩子说亲,是我该做的,辛苦什么!”赵族长笑着道,接着又一脸欲言又止的看着太夫人。

    太夫人看着他为难的样子,笑着从袖袋里取出个深蓝色的荷包递给赵族长,道:“大哥,听说前段时间家庙旧了,很多地方要修缮。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弘毅又经常不在家,这些就当是我们的一点薄力吧!”

    “弟妹,我不是这个意思!”赵族长看太夫人以为自己要钱,连忙推道:“如果真要修缮家庙,不用你说我也会开口的,只是要说的不是这个事儿!”

    “那,大哥何事如此为难?”太夫人开口问道。

    “你没听说吗,外面都在传那个慧县主命不好,而且不能孕育子嗣!”赵族长想了想还是说道:“弘毅年纪不小了,还没有孩子!虽说以后还能在纳女子,但是没有嫡子会有很多麻烦的!而且赵家子嗣一直不旺,应该给弘毅找一个能生养的才行啊!”

    “我听说了那个谣言!”太夫人看着赵族长,笑道:“就是听说了,我才决定要去提亲的!”

    “什么?!”

    ps:

    一更,求收藏,推荐,谢谢!

    正文 第九十三章 回来(一)

    “什么?”

    赵族长的声音陡然提高,一脸愤然的看着太夫人道:“弟妹,你明知道她不能生育还去提亲!”

    “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

    “即便你不想要孙子,难道你还要断了你儿子的香火不成!”

    “你知不知道长平侯一脉对于赵氏宗族有多么重要!”

    “不行,我绝对允许你胡来!”

    “我马上把庚帖退回去。”

    说着,赵族长就伸出手,想要回慧娘的庚帖。

    太夫人被赵族长激动的情绪吓了一跳。

    听完他说的话,太夫人笑着摇了摇头。

    “你还不答应!”

    “这事由不得你胡来!”

    “大哥!”

    太夫人看赵族长自说自话,她完全插不上嘴,不由得抬高了声音!

    赵族长被太夫人一声喝,叫住了!

    在他的印象中,这个可怜的女子一直是温柔、软弱的,没想到她也有强势的一面。

    “大哥,您先坐下,冷静冷静再听我说!”

    太夫人看族长愣住了,无奈一笑,朝他说道。

    “弟妹,你说吧!”

    赵族长用还略带僵硬的声音说道。

    “大哥,在我解释之前,你先回答我,是不是有人跟你说了什么?”

    太夫人看着赵族长不满的样子,突然灵机一动,试探的问道。

    “没,没有!”赵族长眼神微闪的道。

    “大哥,你真要是觉得钱家的女儿不能嫁给弘毅,你不是得把真正的原因告诉我吗,这样我才能想办法解决,不是吗?”

    “大哥,你可能不知道慧县主不仅是雅太妃的义女。还是太后的义女!”

    太夫人更加确定这里面有什么蹊跷,威逼利诱道。

    “不可能!圣旨上没说。。。。。。”

    “太后为了避免麻烦没有公开而已,但是宫里的人都知道!”

    “如果咱们没有充分的理由就退亲的话,太后不会放过长平侯府和赵家宗族的!”

    太夫人打断他的话,继续道。

    “好!我说!”赵族长听了也觉得事情很严重,当下就把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昨天晚上他在戏园听戏的时候,听到有人说盛京有家女子恶毒卑鄙,她嫉妒姐姐有门好亲事,就陷害姐姐和姨娘。把她姐姐的姨娘设计赶出了府。还陷害她姐姐跟男人私相授受!还好老天有眼,她的阴谋没有得逞,她姐姐还是嫁了人。听说。她不仅人恶毒,而且命里带煞,克亲人夫君,命里没有儿女缘。。。。。。

    “那你怎么去钱府之前不说呢!”

    太夫人听了脸色不变的问道。

    “那时候没想到那个女子就是慧县主,是刚刚想起那人说那女子姓钱才反应过来!”

    赵族长一脸愧疚的说。

    “大哥。你认识戏园那个人吗?”

    太夫人又问道。

    “认识!他是庄郡王府的管家,我们常常一起听戏的!”

    “那,大哥知道慧娘姐姐都嫁了哪家吗?”

    “一个嫡姐嫁了昌国侯府,还有一个庶姐嫁了庄郡王府,其他的就不清楚了!”

    赵族长想了想道。

    “大哥还不明白吗?”

    “她亲姐姐都这么说,她肯定就是。。。。。。”

    赵族长又突然拍着桌子愤然的道。

    太夫人此时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她一直知道他能当上族长之位。不是因为他能力多强,而是因为他性格温和宽容,有耐心!

    只是没想到他还这么‘聪明’!

    “大哥!你也不是在那些平民人家长大的。后院里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即便没见过多少,也应该听说过吧!”

    “这么明显的事情,你怎么就看不出来呢!”

    “庄郡王府的管家怎么会那么清楚的知道钱家女儿的事,又怎么那么巧的让你听到了呢?”

    “再说,一个诋毁自己妹妹。毁自己妹妹亲事的人,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太夫人无奈的道。

    “大哥以为皇帝和太后是什么样的人呢。如果钱家女儿真做过那种事情,他们会查不出来吗,还会册封她吗?”

    “县主不是救了一个德亲王就能册封的!”

    “那,那也不能说明外面的谣言是假的呀!”

    赵族长楞了半天,又干巴巴的强辩道。

    “大哥你自己都说是谣言了,怎么能是真的呢?”

    太夫人听了赵族长的话,‘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

    看赵族长满脸涨红,怕他受不了现在就跑了出去,太夫人强忍着收了笑意,继续说道:“大哥,我是弘毅的母亲,也是长平侯府的太夫人,还有人比我更在乎弘毅的子嗣吗?”

    听太夫人这么说,赵族长不禁抬起了头。

    太夫人笑了笑,继续道:“慧县主与弘毅的婚事是太后那一家子保的媒,以太后与长平侯府的关系,她怎么会坑长平侯府呢!”

    “前天太后就来信儿说了,经过太医院院正和皇上专用御医孙御医的诊治,确认慧县主好的很,没有任何问题!她的那个命格之说更是无稽之谈!”

    “真的是这样?”赵族长吃惊的瞪大了眼睛,追问道。

    “真的!您把心稳稳地放进肚子里就行了!我还指着慧县主给长平侯府开枝散叶呢!”太夫人呵呵的笑道。

    “幸好我没在钱府想起来!”赵族长后怕的道。

    “呵呵,是啊,幸好大哥是提完亲才想起来!”

    太夫人看着赵族长憨厚的样子,不禁笑出了声。

    “好了,大哥,这钱你还是拿着,这是长平侯府给族里的,好好置办一下族学!族里的兴旺不仅仅靠多更得靠精!”

    太夫人把荷包放在赵族长面前,语重心长的说道。

    “好。我记住了!那我先走了!”

    赵族长差点被人算计了,不好意思再待下去,起身告辞。

    太夫人吩咐吴管家送赵族长出去。

    “太夫人,赵族长,人太老实了,容易吃亏。”

    在外面守了半天的吴嬷嬷这时出声道。

    “是啊,好在赵氏宗族不大,没有多少大事儿,要不然长平侯府消停不了!”太夫人也是笑着点头,“不过。我听说,赵族长长子很不错,国子监的老师都夸呢。年纪轻轻胆大心细,有勇有谋,虽然没有继承他父亲的好脾气,倒也心胸宽容。这个合适的领导者,在历练历练正好接替他父亲!”

    “这样好!族里的事儿少了。您才能好好休息,侯爷也能好好办差!”

    吴嬷嬷点头听着。

    “就怕到时候事儿更多!”

    “不说了,去祠堂!”太夫人摇了摇头,让吴嬷嬷扶着她去了祠堂。

    这个祠堂不是赵氏宗族的祠堂,而是长平侯府一脉自己的小祠堂,里面仅供着长平侯府这一脉的祖先!

    这是经过宗族大会讨论同意的。是长平侯府的特权!

    “对了,太夫人,明天圣旨就下来了。可是侯爷不在府里,谁来接旨啊?”

    路上,吴嬷嬷突然问道。

    “是啊,赐婚的圣旨就要下来了,正主却不在!这也没办法。救灾刻不容缓!实在不行,就把老侯爷的灵牌请到正厅。我们两个一起接旨!”

    太夫人想了想,无奈的道。

    说着,两人到了长平侯府的祠堂。

    祠堂里,太夫人取出慧娘的庚帖压到祖宗的香炉下面,跪下跪下拜了三拜,上了三只线香。

    退出了祠堂,太夫人一脸严肃的看着吴嬷嬷道:“这三天你跟你家的给我守好家里,让他们都老老实实的,谁要是闹幺蛾子,等侯爷回来,他们想死都是奢望!”

    “您是说?”吴嬷嬷惊道。

    “还没怎么着呢,就有这么多的小动作,谁知道提了亲,她还会有什么龌龊的手段!我们还是提高警惕以防万一吧!”

    太夫人冷冷的道。

    “我记得,太后吩咐睿亲王在查此事,你让你们家的拿着弘毅的名帖亲自走一趟睿亲王府,务必要见到睿亲王本人,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他。”

    “知道了,奴婢先扶您回去!”吴嬷嬷点头道。

    下午未时末,杨管家回来禀报,已经见到了睿亲王,睿亲王说此时就交给他办了,他不会再让那个人出幺蛾子了。

    有了睿亲王的保证,太夫人踏实了很多。

    虽然这个睿亲王看起来玩世不恭,但她一直感觉那个人不简单!

    第二天辰时,太夫人早早起来亲自看着下人准备好香案,又亲自把老侯爷的灵牌请到正厅,这一通折腾她就已经浑身乏力了。

    “夫人,您身子刚好一点,怎么受得了这么折腾,赶紧歇歇吧!”吴嬷嬷扶着太夫人坐在一边歇着。

    “按照宫里传来的消息,今天圣旨是分两路的,没有先后,所以应该不会等太久!”

    钱府这边,钱大老爷告了假,早早的等在了正厅。

    太夫人看着东西都置办齐了也坐在一边等着。

    钱裴熹、钱裴祁两位少爷也难得的不用上早课,慧娘姊妹三人也是放了假,收拾妥当坐在了一起。

    大夫人扫了扫屋里的众人,笑着道:“只有在等慧娘的圣旨的时候,咱家才能在百天聚的这么齐呀!”

    众人也是环视了一周,赞同的点头。

    “好长时间不见,三位妹妹不仅越来越漂亮了,而且身上的气质都不一样了!越来越像那些世家千金了!是不是啊,四弟!”

    “是啊,两位姐姐气质贤淑贞静,端丽大方,尧妹妹也伶俐可爱!”

    钱裴祁调皮一笑,脸上露出一对可爱的小酒窝。

    钱裴熹身上的气质更加温润如玉了,钱裴祁也没有以前的畏畏缩缩,看起来又恢复了几分以前开朗调皮的性子。

    ps:

    拜求收藏,推荐!大家支持一下吧!

    正文 第九十四章 回来(二)

    “这是齐嬷嬷教的好,我们受不得赞!不过大哥和四弟确实越来越优秀了!”

    慧娘笑着看了薇娘一眼,又朝大少爷和四少爷淡淡一笑:“不仅学业深受国子监教授夸奖,而且越来越会说话了!不过大哥您什么时候见过世家千金啊?是不是很漂亮!”

    钱裴熹没想到平时温婉的慧妹妹会拿他开玩笑,突然一怔,接着下意识的反驳道:“大哥可是诚心赞美你们,怎么反倒被你消遣了!”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他的脸颊上多了两膜可疑的红晕!

    “母亲!看来大哥要给我们找个大嫂了!”薇娘哧哧地笑出了声。

    “熹儿,是谁家的,跟母亲说说,合适的话,母亲找人提亲去!”大夫人也来了兴致,凑趣的问道。

    “母亲,您怎么也不正经起来,儿子还没参加秋闱呢!”钱裴熹此时脸涨红涨红的,有种想要逃跑的冲动。

    “要前程也不能不娶媳妇了呀,像你这个年纪的。。。。。。”大夫人继续说道。

    “熹儿说的没错,还有一个多月就要秋闱,怎么能分神呢?”钱大老爷插嘴道,“等熹儿中了进士,你想要什么样儿的儿媳妇没有啊?”

    钱裴熹听到大老爷发话了,微微松了口气,终于解脱了!

    大夫人当众之下没有直接反驳大老爷,却把头往一边撇了撇,直接无视了。

    钱大老爷见状,尴尬的清了清喉咙,一脸正色的看向钱裴祁,语重心长的道:“祁儿,你今年也得好好准备,明年下场试试。看能不能过了乡试!”

    “儿子知道了,父亲!”钱裴祁见战火要往这边转移赶紧一本正经的应道。

    到底长平侯府里皇宫近了不少,同时出发的圣旨,先到了长平侯府。

    长平侯府大门处,一个小厮急匆匆的跑了过来,气喘吁吁对守在那里的吴管家道:“吴管家,圣旨到了!”

    果不其然,他话音刚落,远处一声静鞭想起。

    “快去请太夫人!”吴管家吩咐身边的青衣小厮。

    太夫人在吴嬷嬷和丫鬟的搀扶下来到大门处时,传旨太监正好到了。

    那白面太监看到太夫人迎在门口。赶紧上前行礼,笑着道:“太夫人您怎么迎出来了,皇上和太后特地吩咐。不能累着您!”

    “没事儿,我没那么娇弱!”太夫人也笑着回道,“咱们进去接旨吧!”

    “一切听太夫人您的安排!”那太监点头客气的笑道。

    太夫人和宣旨太监一行人来到正厅,就看到老侯爷的灵牌摆在正中央的香案前。

    那宣旨太监紧走两步,来到香案旁边。恭敬对着灵牌磕了三个头。

    “何公公有心了!”太夫人笑着道谢,回了半礼。

    “太夫人客气了,这是奴才的一点心意!怎么说老侯爷都对奴才有恩,而老奴现在能为老侯爷做的也就是这些了!”

    那何公公叹了口气,遗憾的道。

    太夫人也来到香案旁,弯下腰。手微微颤抖着把灵牌抱在怀里,笑着对何公公道:“今天是长平侯府的大喜事,老侯爷也肯定很高兴。咱不说这些伤感的事儿了!”

    “对!对!今儿是喜事!没想到老奴还能有荣幸给长平侯的宣旨!”何公公收起悲伤,也恢复了笑脸。

    “那就宣旨吧?”太夫人看何公公好像在等什么,试探着问。

    “好,宣旨吧!”何公公扫了眼四周的众人,微微顿了顿。就点头答应。

    何公公从身后的小太监手里捧过圣旨,慢慢的展开。顿了顿,清了清嗓子,唱道:“长平侯赵弘毅接旨!”

    太夫人抱着灵牌膝盖微弯,就听不远处传来一个人低沉有力的声音。

    “臣接?</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