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乐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吴三桂新传

正文 吴三桂新传第33部分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晒徘v屏值ず梗约涸蚯茁蚀缶欢戏杩竦娜肭殖省v沼诰顺ご镆荒甑牟欢锨抗ズ螅钍铣时黄惹┒┕榻敌椋咽雷幼魑酥仕偷搅嘶侍种小4哟耍蠼鸹旧舷死醋悦晒藕统实耐玻谑腔侍笳牵匦峦旎亓俗约旱耐鞘啤?br />

    借着接连而来的胜利为自己带来的拥护声,皇太极开始在国内大刀阔斧进行了一连串的改革。由于这次皇太极下定了决心,因此改革起来动作非常大。包括各种制度的设立、文字的改版等,仿效大明设立朝廷衙门、迁都等一系列重要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会遭到一些保守势力的阻挠,困难的程度可想而知。但皇太极根本没有丝毫妥协的意思,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决心。在连续的杀了一批人以及关起来一批人之后,反对的浪潮逐渐缩小。皇太极改革的计划得以慢慢展开,逐步实施。

    崇祯九年(1636年),皇太极终于完成了后金的改革大计,并将都城迁移到了盛京(今沈阳)。这年五月,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定国号为大清,并改元为崇德。从此,皇太极彻底稳固了国内,将军政大权独揽于一身,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与明朝的斗争当中。

    而有“闯王”之称的李自成由于受到了另外一支义军势力徐过强的帮忙协助,重新东山再起,人马迅速发展为两三万人。并不顾部下李岩的坚决反对,开始正式对外宣布与徐过强结盟。继续开始了对大明朝内部的疯狂蚕食。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趋势下,眼看着形势对大明越来越不利,崇祯开始越来越烦躁,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坏。他几次三番将朝中重臣召到议事庭进行讨论,可没有一次能讨论出令人满意的结果来。崇祯无奈,只得下旨命辽东及各地加强防守,绝不能让敌人有机可乘,否则定要军法从事。除此之外他也别无他法。

    蓟辽督师傅宗龙见到圣旨不由的大感为难,面对满清鞑子的来势汹汹,自己能否击退来犯之敌实是个未知之数。可一方面圣旨不能违背,另一方面仅凭自己的几万人马实在没有把握能够守住。而朝廷又没有援兵派遣,傅宗龙陷入了忧愁之中。

    在百般无奈之下,傅宗龙想到了远在京师享尽人间艳福的三桂。当此时刻,的确是需要此人来力挽狂澜了。想到这里傅宗龙急命人快马加鞭赶赴京师,将在家中养伤的三桂急召入辽东来。

    三桂接到傅宗龙的亲笔书信后没有多虑便决定要立即返回辽东。原因不但如此,因为近日京师中风传的很是厉害,说他吴三桂怎么不顾战场局势而只顾和一名歌妓纵情声乐。这件事最后就连崇祯都有所耳闻,还特意召三桂进宫询问了此事。三桂当然不会承认,只是一再强调自己一直在家中养伤。虽然最后崇祯没有怪罪他,但他从崇祯眉头紧锁,脸色不善的神情上得知,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已经使得他变得有些神经质,脾气也喜怒不定。想到自己再继续留在京师终究不妥,万一惹恼了崇祯可绝对不妙。因此三桂便想找个理由返回辽东,没想到正巧这时傅宗龙差人来寻三桂。便就此借坡下驴答应即刻便返回辽东。

    三桂孤身一人带着心上人陈圆圆踏上了奔赴辽东之路。由于两人共乘一匹马,因此马程并不是很快。而三桂的心情却并没有因为大明局势的愈趋恶劣而受到丝毫影响。在他的心中大明是越乱越好,只有这样自己方能有大展拳脚的机会。也就是说乱子越大对他也就越有利。因此三桂轻搂着陈圆圆,在马上为她指东道西,好似指点江山一般。抱着一种游山玩水的心情向辽东进发。

    但陈圆圆此刻却并没有三桂那般的好心情,而是眉头不展,忧心忡忡,担心自己不会被三桂的父母接受。三桂见到她这副样子,笑着将她搂入自己的怀内。趴在她的耳边温柔的道:“圆圆,你还在担心么?放心吧!我今生今世绝不会舍弃你的。无论是谁,都不能将我们分开!”说完伸出舌头吸吮了一下她的耳垂。

    陈圆圆吃痒,终于笑着躲过,对三桂的承诺她始终放在心上。经过这几个月的朝夕相处,陈圆圆终于庆幸自己找到一个可以托付终生的男人。而且这个男人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不但要文能文,要武能武,就连行事作风都与她所见过的所有人不同,但带给她的却是一种无比新奇的感觉。况且此人对待自己的感情超过了所有人加在一起,那是一种切身的感受。而三桂对她的无微不至的呵护备至,令她感到一种受人重视的美好。所有的这一切加在一起,使陈圆圆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便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男人,且已到了无法自拔、无可救药的地步。正因为如此,她才担心自己不被三桂的父母所接受。如果真要她离开三桂,那将比杀了她还要难受。她绝对受不了这种无情的打击。

    两人终于来到了山海关,傅宗龙接到禀报,亲自出关来迎接三桂。可当他见到三桂带着一个风姿卓越、无比动人的女子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立时便猜到此女定是那陈圆圆无疑。当时不由的露出一丝忧色,生怕吴三桂年纪轻轻便因女色误了自己。

    进入城中后,傅宗龙向三桂探讨起防御清兵之事,并请他担任此次防御清兵重任的主将。言辞异常恳切。

    三桂却并未答应傅宗龙的请求,只是以自己伤还未痊愈为由予以拒绝。并且还道:“督师,明日末将想回家中看望老父老母,顺便把我和圆圆的婚事办了。尔后我将回到山谷中去养伤,顺便看看那三万新军训练的如何了。督师意下如何?”

    傅宗龙听了心中暗暗来气,看来外间的传闻都是真的了。吴三桂果真被这个歌妓迷住了,他说什么养伤全是借口。如果他真有伤在身,那为何还有精力娶妻?但傅宗龙是出了名的好脾气,虽然知道他与那陈圆圆成亲乃是他们吴家的家事,但身为蓟辽督师,他可不希望一个正在冉冉升起的军中新星就这样迅速陨落。因此他再次苦口婆心的反复相劝三桂,希望他能够改变主意。但三桂是吃了秤砣铁了心,根本对他的话听不进去。

    要是换作另外一个人,此刻当场就可以立即向崇祯修书弹劾三桂的不作为。但傅宗龙可并不想和三桂的关系闹僵,只能对三桂的决定徒呼奈何。而三桂就是看中他这点才敢肆意妄为,毕竟如今他身居辽东都指挥使的高位,仅次于傅宗龙这个蓟辽督师。如果要想将三桂治罪,必须要上奏当今圣上,要圣上下旨才能定夺。而他自己却没有这个权力处置一个都指挥使。

    虽然傅宗龙没有说服三桂,但他却想出另外一个法子。待三桂走后,他立即亲手写了一封书信,随后差人连夜赶到中后所吴府,将此信悄悄交给三桂的父亲吴襄。他要用亲情牌来制服三桂荒谬的决定。

    第二日一早,三桂便带着陈圆圆向中后所自己的老家中赶去。而陈圆圆昨日也见到了不少的兵将,见人人遇到三桂态度都非常恭谨,显示出三桂在这里享有的崇高声望。并没有人对自已一个弱女子出现在这里而表露出丝毫不满,最少表面上是这样。不过这也让陈圆圆始终忧虑的心放宽了不少。

    三桂来到吴府,见到从前的家丁都已换了不少。而守门人自己更是不认识,当下来到门前下了马报出自己的身份。那家丁闻言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连忙将大门打开,放三桂入内。

    三桂心中奇怪,这家丁怎么一丁点警觉心都没有,从来都未见过自己却一句多余的话都不问就直接让自己入内。好像提前已经知道自己要来似的。三桂边想边牵着陈圆圆的玉手走进大门。

    庭院中的布局和当年三桂走时基本没有什么改变,只是略有不同的是此时看上去显得凄凉不少。可能是这几日秋风萧萧的缘故,院内静的出奇。三桂没有多做停留,直接带着陈圆圆奔向正厅。

    刚刚跨入正厅门槛,三桂便不由自主的停住了脚步,双目疑惑的望着端坐在厅内的父亲吴襄以及母亲祖夫人。不禁冲口而出道:“父亲!母亲!”

    正文 第八十四章   风云变幻  下

    更新时间:2009…5…8 17:24:16 本章字数:4095

    吴襄正襟危坐,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看上去和当年没什么样,但头上却多出了不少白发。相反祖夫人倒是显得年轻的多,虽然脸上也起了丝丝皱纹,但却是一头黑发,看上去最少要比吴襄年轻二十岁。

    听到三桂的呼喊,吴襄依然没有丝毫动容。倒是祖夫人颤颤巍巍的站起身,双目中饱含热泪望着三桂缓缓点头。

    三桂忽然不见了陈圆圆,忙回头去看。只见她正躲在门后不敢进来,三桂笑了笑,忙伸手将她拉了出来,随后牵着她走进厅内。面向吴襄、祖夫人跪下道:“父亲!母亲!三桂回来看望你们二老了!而且我还为你们带来一个人!”说完回头暗示一旁的陈圆圆。

    陈圆圆忙跪倒在地,有如黄莺般清脆悦耳的声音响起道:“陈圆圆见过老爷、夫人!”

    吴襄仔细望了望跪在地上的陈圆圆,双目中露出一丝惊异之色,显是被陈圆圆绝美的容貌所震,不过他却没有说话。只是祖夫人看向陈圆圆的眼神充满了女子对女子间的欣赏,含笑点了点头。

    三桂面带笑容的拉着陈圆圆的手站了起来,刚要向父母介绍陈圆圆的身世。一直默不作声的吴襄突然开口询问道:“她就是你从田弘遇府中抢来的歌妓?”

    三桂见吴襄语气不善,不知何处惹得父亲不快。不过他听吴襄说话有些难听,而陈圆圆的脸色登时变得白了,不由的眉头一皱,道:“虽然圆圆是我由田府所得,但她却并非身为歌妓。其实她本身的身世十分可怜……”接着三桂便要向父母叙说陈圆圆那独特悲惨的人生命运。

    哪知吴襄根本就不容三桂把话说出便已打断他道:“我不想知道有关一个歌妓的一切!”随后扭头对祖夫人吩咐道:“你先将她带出去,我有话要和三桂说!”

    祖夫人可能早已事先得到过吴襄的暗示,闻言叹了一口气走到面带戚色的陈圆圆身旁,缓缓开口道:“孩子,跟我来,让他们父子俩说会儿话!”

    陈圆圆听到祖夫人和气的声音,抬起头便看到了一双慈祥的目光在注视着自己,登时心下一宽,顺从的随祖夫人离去。

    由祖夫人将陈圆圆带走三桂当然放心,他来到吴襄面前,在他下首的一张椅子上坐下。尔后恭谨的道:“父亲,不知您有什么话需要单独和我说?”

    吴襄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就那么一直看着三桂。直到三桂坐立不安时,吴襄才将目光移开,接着长叹一声,缓缓道:“三桂啊!为父再劝你一句,尽早放手吧!不要再让那女子纠缠着你,这样迟早会害了你啊!”

    三桂闻言诧异道:“父亲您这话从何说起?我不就是找了一个女子么!怎么让您说的这么严重?”

    吴襄继续苦口婆心的奉劝三桂道:“女人乃是红颜祸水,更是毒如蛇蝎,男人一旦沾上了便很难再扯断。历史上曾经有多少雄极一时的帝王将相都因为贪恋女色而导致凄惨的下场。你的年龄已经不小了,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懂么?”

    三桂看着父亲的眼神,缓缓答道:“正是因为孩儿已经长大了,因此才更加懂得这些道理。但是孩儿在这里郑重的告诉您,我从始至终根本就没有沉迷于女色之中。至于圆圆,我是真的从心底里喜欢她,并且我已经决定,今生今世非她不娶!”

    吴襄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呼吸有些急促的道:“你还说没有沉迷于女色?别以为我长年呆在家中就不知道外间风传的事。为了这个女人你竟然连战场都不再愿意上,要知道你如今的身份是辽东都指挥使!就算你不上战场,日后辽东的土地如果接连被清兵占领,你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接着又将语气放缓,语重心长的道:“其实身为男儿偶尔找女子放纵一下也未尝不可,只是你做得太出格了。不但整日和她腻在一起,为了她甚至连战场都不想上。而且竟还痴心妄想要娶她进门!你也不想想,以你现实的身份地位,怎么能娶一个歌妓为妻呢?”

    三桂依然不为所动,坚定的道:“孩儿再重申一遍,我绝不是沉迷女色,至于为何不想上战场,孩儿目前还不想说,日后父亲自然会明白我的苦衷。”顿了顿又道:“至于迎娶圆圆,这是孩儿心中头等重要的大事!无论她是什么身份,我都要娶他为妻。至于自己的身份地位,我从来都不在乎这些!”

    吴襄见三桂如此难劝服,不由的动怒道:“你不在乎?可我在乎!我吴家虽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也一向奉持正统的道德观念。如果容许一个歌妓进入我们家门,祖宗的脸岂不是都给丢尽了!无论你怎么说,我绝不会同意这个女子嫁入我的家门!”

    三桂见父亲的态度也很坚硬,当下针锋相对的冷冷道:“圆圆是我这一生中最最心爱的女子!无论如何我也要把她娶到手!任何人都不能阻拦我们!”

    吴襄见三桂对自己语气冷淡,不由的狠脾气上来,大声道:“如果你非要坚持娶这个歌妓的话,那我还不如干脆一刀杀了她以绝后患!”

    三桂闻听此言双目中不由的射出两道精光,一股杀气紧跟着向吴襄席卷而来。一字一字的道:“谁敢动我的圆圆,我必杀之!”

    吴襄被三桂的杀气冲的蹬蹬后退几步,随后坐倒在地。双目变得黯淡无光,再也没有先前般的盛气凌人。他悲切的缓缓道:“好好好,为了一个女人不惜杀掉自己的亲生父亲!好啊!吴三桂,你真是我生出来的好儿子!”

    三桂见吴襄此时颓丧的神情,脸上的老态立时显露无疑。心中不由的暗自后悔自己怎能说出这么伤人的话!当下连忙上前将吴襄扶起,口中道:“父亲,请莫怪孩儿方才出言无礼!那都是我的无心之失!”

    吴襄摇了摇头,苦笑道:“就算是你无意中说出来的,也足以证明你非她不娶的决心。看来为父是无论如何都劝不动你了,也罢,既是如此,你爱怎样便怎样吧!为父再也不管你了!”说罢一阵挫败感袭来。

    三桂见到父亲这样,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不过陈圆圆他是必须要明媒正娶的娶到手,至于他父亲怎么想他就顾不及管了。

    就这样,吴襄对于三桂的事彻底的撒手不管,任凭他怎么做,都是不闻不问。而祖夫人则相对来说好说话一些,在三桂的百般恳求下,又看到陈圆圆这个女子的确和普通的歌妓不同,不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非常的聪明伶俐,善解人意。既然吴襄对一切都已经彻底不管,因此她也就做主点头同意了三桂的婚事。

    崇祯十年(1637)年,三桂与陈圆圆终于在辽东中后所自己的老家吴府之中成了亲。双方的父母则只有祖夫人代表家长出席,而吴襄则干脆躲出了家门。

    由于吴襄态度的原因,成亲那日基本上没有宾客前来捧场。不过倒是有很多人送来了不少贺礼,算是走了个过场。

    就这样,三桂与陈圆圆成亲之后在吴府又呆了三个月左右。虽然三桂每日里都带着陈圆圆去吴襄的房中问候,但吴襄不是很早便出了府门,便是对他们二人拒不理睬,搞得陈圆圆很是伤心。还好有祖夫人在,有她在不断的安慰,陈圆圆这段时间过得倒也还算心怡。

    这日,陈圆圆陪伴祖夫人到花园中逛了一圈,回来后发现三桂的神色有些不对。忙上前关切的询问,三桂告诉她道:“接到我师兄的密信,有要事让我速速赶回山谷中。”

    陈圆圆听到此消息立时被震惊的怔在原地,半响后才回过神来,猛地扑进三桂的怀里,轻声抽泣着。显然她看到三桂的神态知道他要下决心走。

    三桂只得将陈圆圆一阵好生安慰,并告诉他自己一有时间便马上回来看她。要她在家好好的陪伴祖夫人。而陈圆圆也知道不可能一直将三桂留在家中,好在家中还有祖夫人和自己为伴,因此虽然伤心,但是却并不胡搅蛮缠,默默的为三桂收拾行装。

    当晚两人不知经历了几番的云雨,直到陈圆圆实在撑不下去方才罢休。

    临走之时,三桂特意嘱咐祖夫人在家中代为照看陈圆圆。祖夫人当然点头同意,就算三桂不说,她也会如此做的。

    一直到彻底看不见三桂一骑绝尘的身影后,陈圆圆早已哭成了泪人一般趴在祖夫人的怀内。

    三桂马不停蹄,很快便抵达自己设在山谷中的军事基地。手下将士们已经一年多没有看到主帅了,而今见三桂来到,人人兴奋不已,更加卖力的进行着训练。

    洪安通、郭师刚、韩跃天三人随三桂步入议事厅。三桂问起新军训练情况,韩跃天回答一切正常。随后郭师刚也汇报各种装备、武器如今正在加大力度研制,加上先前的一些,总共能够装备接近两万人所需。三桂点了点头对此比较满意。接着洪安通又告诉他一件急事:就是蒙古的林丹汗来了一封密信,告诉了三桂自己抵挡不住科尔沁与清兵的联军,目前情况危急,需要三桂尽快派兵赴援。

    洪安通说完之后等着他发表自己的看法。三桂想了想答道:“目前这种形势对我们非常有利,正因为如此我们绝不能跟着瞎掺和。当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将三万新军操练齐整,各种新式装备及武器也要尽快制作出来。无论外间如何的风云变幻,斗转星移,我们必须要有不变应万变的态度,一切都要静观其变。一直等到最佳的时机出现再做决定。至于林丹汗那边,回信告诉他就说我们还没有将新军训练完毕,无法施以援手。让他只管收缩防线,务必以保存好自己的军事实力为主要目的。暂时先让他们的联军猖狂一阵,待日后自己再伺机出兵将他们彻底击退。”

    交代了这些后,三桂特意查看了新军的战斗力情况。经过检查后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由于自己一直不在这里给他们上思想教育课,没有及时洗脑,导致他们每个省和每个省的战士出现相互排斥、打压等不良现象。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如果任凭情势这样发展下去,对日后的行动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但是此时再开始给他们上课进行教育的话明显的有些晚了。虽然也能够取得一些效果但肯定不会特别明显。这可如何是好!

    三桂为这个问题苦恼了好几日,最后终于被他灵光一现,想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主意。

    正文 第八十五章   驰援锦州  上

    更新时间:2009…5…8 17:24:16 本章字数:3502

    三桂经过多日的观察考验,从新军中抽出了一批作战异常勇猛、意志非常顽强的人作为新军的各级军官,并对他们进行加强性的训练培养,以使他们能够胜任职务。

    三桂将这三万新军总共分为五批,每批六千人,并且按照各省的籍贯来划分。其中湖南的六千人被称为湘军,任命李福兴为湘军军长。湖北的六千人被称为楚军,任命王大力为楚军军长。安徽的六千人被称为淮军,任命钱招进为淮军军长。山东的六千人被称为鲁军,任命赵梦林为鲁军军长。河北的六千人被称为冀军,任命李文杰为冀军军长。这五个军平时单独训练,互不干扰。每半个月进行一次军事考核,考核合格的军才有资格进入每季度进行一次的各军之间的军事比武。而不合格者不但不能继续参加比武,而且还要降低官兵们的粮饷标准。而比武获胜的第一名则能够率先享受到各种新式武器的装备配备,并且粮饷标准还要进一步升高。而比武失败者则丧失这种待遇的享受。

    三桂制定的这种训练考核标准一经实施,立时在整个新军中造成了空前的轰动。要知这种训练考核方法不但关切到每一个官兵的切身利益,而且还大大增强了他们身为各省各地区的荣誉感。因此为了自己的粮饷,为了能最早的配备新式武器装备,也为了本省的荣誉,每个人都发了疯似的拼命训练。而由于每个省都是在单独进行训练,因此内部互相排挤等现象自然也就清除了。

    还有一支五百人左右的特种部队由三桂亲自教授各种特种作战技能,尔后由洪安通具体率队训练。这批人可谓是鱼龙混杂,都是被三桂在监狱、死牢中解救出来之人。其中不乏一些真正的江湖高手,还有不少奇人异士,他们虽都属于刀头舔血之辈,生平没有服过谁,但三桂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救命恩人。而洪安通更是心狠手辣之人,因此他们经过这两年的调理俱都服服帖帖。任由三桂、洪安通随意摆布。

    经过三桂一番精心的调整,这支新军已然是焕然一新,完全是另外一番样子。整齐的军列、严明的军纪,出色的身体素质,顽强的精神意志,再加上精良的装备和各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式武器,使这支新军的实力已经不逊色于原先的影子军团。而新增加的那五百名特种部队战士则更是如虎添翼。

    这日,又是经过一番严格残酷的军事大比武,结果以王大力领头的楚军赢得了头名。直把这小子乐得差点没从马上掉下来。还未等比武正式结束,王大力已经兴高采烈的来到三桂的面前,高声叫道:“将军,我们楚军今日可大大的露脸了!您准备怎么奖赏弟兄们啊?”

    三桂望着人高马大、膘肥体壮的王大力,不由的心中很是一番感触。此人活脱脱就是另一个汪昆仑,只不过无论是武功还是对战场的敏锐性都要远胜于他。看来这次的确是网罗了不少人才,这几个军的军长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想到这里,三桂对自己争霸天下又多了几分自信。他随后亲自颁下号令,楚军的六千将士从今日起粮饷待遇给予适当提高。并将刚刚研制出来的新式装备及武器发给楚军。王大力这才满意离去。

    在接下来的军事总结会议上,三桂针对各军在比武中所显露出的不足之处一一给予指出,并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的军事部署。

    在会议即将结束之际,已被提拔为副将的韩跃天起身对三桂道:“将军,傅宗龙督师已经多次派人前来催促将军率队奔赴关外战场抵御清兵入侵。如果我们一直这么拖延下去,长此以往一旦傅宗龙动了真怒上奏朝廷的话,恐怕对我们不利吧!”

    三桂还未答话,下面坐着的王大力猛地一拍桌子吼道:“怕什么?如今我们兵强马壮,看谁敢对我们不利!”

    三桂皱了皱眉,王大力身边的李福兴连忙瞪了他一眼,道:“你少说两句行不行?听将军的!”

    王大力这才住了口。三桂这才扫了扫众人,缓缓道:“如今天下的形势正是异常激烈动荡之时,当此时刻,我们绝不能轻易的强自出头。否则,很容易成为朝廷、清兵及闯贼所关注的对象,这样会使我们过早的暴露实力。而我们如今最需要做得就是稳稳的呆在这山谷之中,在积蓄自己实力的同时,还要多加研习各种战法。这三万多人凝聚了我们太多的精力与心血,绝不能再像上次影子军团那样。而且我们再也没有时间与金银来重新培养新军了。”顿了顿又道:“至于傅宗龙那里,依着他的脾气性格,我谅他还没有这个胆子敢上奏朝廷参我。因此我们尽可以在这里休养生息,等待最佳的时机出山。”接着他转头对另外一名副将郭师刚道:“如今新式武器才只能够装备两个军所用,你再督促一下那些人,让他们尽量用最快的速度加紧制作。至于原料及钱财,不是有多种渠道运来么!我估计那些都不是问题,关键的就是还没有形成流水线作业形式,过一会儿会议结束后我再随你过去看看,务必要在下次大战来临之前将我们所有将士的装备及武器全部研制齐全。”

    接着三桂又向众人分析了一番日后的战场形势以及今后的目标,反正就是借机给他们洗脑,最终让他们都效忠自己,而不是崇祯的大明朝。

    会议结束之后,三桂望着洪安通、郭师刚、韩跃天、李福兴、王大力、钱招进、赵梦林、李文杰等手下将领逐一离开,嘴角逐渐露出一丝笑意。为自己能够拥有这么多卓尔不凡的将领而感到兴奋。

    三桂他们在山谷中过着半人半仙的生活,可山外的辽东军此时已是焦头烂额。尤其是身为蓟辽督师的傅宗龙,庞大的战场压力更是使得他一下子年老了十岁。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派人专门去请吴三桂,可谁料每次都被他以练兵繁忙或是身体不适来推脱,直到现在依然没有露面。这使得傅宗龙肝火大盛,真想立即修书一封给崇祯告三桂的御状,但每次提起笔来都是犹豫不决,最终还是没有写成。唉声叹气之下,只能把不断战败的苦果自己来咽。

    崇祯十二年(1639年),皇太极派遣济尔哈朗与多铎为左右翼主帅,率部进驻锦州北九十里的义州,作为清兵进取锦州的战略基地。他们一面筑城,一面屯种;同时,不断向锦州地区出击,袭扰明宁远、锦州驻兵。锦州地区的军事形势变得日益紧张起来。

    蓟辽督师傅宗龙心中明白,此次皇太极的目标正是锦州。只要得了锦州,清兵就可以顺利的一路向西攻占广宁、宁远,一直打到山海关。因此,锦州对于京师的重要性异常的重要。崇祯帝也屡次下旨,要傅宗龙无论如何也要保住锦州周围的几座城池。否则一旦丢失,那锦州也将岌岌可危。

    傅宗龙虽然有一万个心要死保锦州一带,但无奈与兵精将猛的清兵相比,实在是不堪一击。再加上皇太极兵法运用得当,让傅宗龙屡屡顾此失彼,因此锦州的周边城池被他逐一蚕食掉。到了崇祯十三年,皇太极终于打到了锦州脚下,而使得锦州也成了孤城一座。

    傅宗龙到此地步已经实在别无他法,只得八百里快报上奏朝廷,请求援兵驰援锦州。

    崇祯接到急奏,登时又惊又怒。一气之下当即下旨罢免了傅宗龙的蓟辽督师之位,命兵部尚书洪承畴兼领蓟辽总督,高起潜为辽东监军,火速赶往辽东赴援锦州。

    崇祯十三年五月上旬,洪承畴奉命出山海关,驻宁远,指挥各路兵马驰援锦州。而此时锦州城已被清兵团团围困,要想在万军之中解锦州之围实是难如登天。

    洪承畴也算是一个兵法大家,他到达辽东之后,并未对锦州之围操之过急,而是亲自来到锦州外围的军事要地松山,相度地势,察看清军的态势。经过仔细察看,他感到明朝的兵力尚嫌不足,因此他连忙上书请求崇祯玩为辽东增加兵力,应达15万之数方能解锦州之围。另一方面,他派人前去召集辽东都指挥使吴三桂、前屯卫总兵王廷臣、玉田总兵曹变蛟、蓟镇总兵白广恩等将领,共议破围锦州之敌。

    十二月,经过阁臣会议,崇祯批准同意增兵。于是,增调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山海关总兵马科等四员战将,各率所部援锦。加上前四总兵,共为八镇总兵,合兵力10万、马4万、骡1万。还不足15万之数,朝廷又做了一番努力,最大限度续增至13万而止。令各镇总兵“刻期出关”,速会兵于宁远。

    三桂此次接到诏令再也不敢怠慢,一方面此时的蓟辽督师已经更换为洪承畴,此人一向熟识兵法,且处事决断,三桂不敢轻视于他。另一方面此次的监军正是他义父高起潜,冲着他的面子三桂就不能不前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锦州城的主帅正是他的舅舅祖大寿,如果他再不积极出山驰援,那将会被人称为无情无义之人。别的不说,就是他的父亲吴襄恐怕都会找进山来。因此三桂连忙召集手下,全军集结,准备出山。

    正文 第八十五章   驰援锦州  下

    更新时间:2009…5…8 17:24:16 本章字数:3533

    崇祯十四年(1641年)二月,三桂率队三万余人出山驰援锦州。当他抵达宁远面见洪承畴、高起潜之后,两人对他能够及时前来纷纷感到大喜。洪承畴亲切的拉着三桂的手道:“此次有三桂在此,锦州之围必解矣!”三桂连忙谦虚不已。接着高起潜又上来拉着他嘘寒问暖。

    三人经过一番叙旧,洪承畴特意就如何解围锦州征询了三桂的意见。而三桂却道自己还没有想出如何顺利解围。只是说自己的军队还算是一支新军,希望洪承畴能够适当予以照顾。洪承畴虽然知道三桂这话有保存自己实力的意思,但还是欣然接受了。

    四月下旬,洪承畴挥师进至松山与杏山之间,除了三桂所部,其余七镇总兵各率部分路移军至松山城附近的东西石门,皆照分定营次,分别旗色,摆开阵势:在离松山南数里的地方,自南向北布列车、步、火器营,以骑兵组成两翼,准备与清兵进行激战。而围锦的清步兵已经部署在锦州与松山之间的乳峰山上,占据着有利的地势,而在东西石门屯聚精骑约两万,各埋伏于周围待战,他们的战略意图也很明显,就是要伏击前头增援的明兵。

    四月二十五日,明清双方在乳峰山上山下,东西石门处,展开了一场激战。

    明七镇各挑选精锐步兵,携弓箭、枪炮,分别从山下东西两翼向山上的清兵发起进攻,山上的清军居高下击。明军冒着如雨点般的矢石奋勇登山进击,抢占近台高处,放炮张旗帜,大批明兵勇气倍增,喊声震天,拼命冲锋。而被围在锦州城内的辽东兵兵听到枪炮与呐喊声,知道援兵已到,主帅祖大寿即挥军出城南门外,摆列营阵,与援兵遥相呼应,形成了内外夹击清兵的态势。当明兵抢上山与清步兵搏战时,山下埋伏的清骑兵先自西石门冲出七八千,直接伏击明军。战斗持续到傍晚,双方互有伤亡,明军被迫退却。

    此后双方又接连进行了几次激战,明军始终不能打入清兵的包围圈。洪承畴意识到恶战还在后头,因此他向朝廷表示:“大敌在前,兵凶战危,解围救锦,时刻难缓,死者方埋,伤者未起。半月之内,即再督决战,用纾锦州之急。”洪承畴的原意是持“持久之策”,即“且战且守”,稳扎稳打,拖住清兵,使其欲战不能,粮饷不继,逼它“自困”,然后明兵一鼓而击败。

    但是崇祯却以洪承畴旷日持久,靡费粮饷为由,力主速战速决。而且竟责备他出关“用师年余,费粮饷数十万,而锦围未解,内地又困”,怎能对得起皇上的信赖与朝中文武重望!不仅如此,他还令洪承畴“刻期进兵”;同时,他又分任马绍愉、张若麒为兵部职方主事、职方郎中,“出关赞画”军事,督促洪承畴与清兵决战,以速解锦州之围。

    洪承畴无奈,只得被迫放弃自己的方略,于崇祯十四年七月二十六日正式誓师援锦,二十八日进兵,次日,抵达松山。统八镇大军倾注于松山“孤危之地”。自八月二日,洪承畴乘明兵锐气,连连发动进攻。宣府总兵杨国柱战死,以山西总兵李辅明代替。这些进攻虽然“未能奏凯”,但是却也给清军造成重大压力,并使它在小规模的战斗中失利。战场形势的发展,一场空前规模的大战迫在眉睫。

    就在此紧张时刻,三桂找到监军高起潜。

    进房后,三桂见没有别人,连忙低声对高起潜道:“义父,孩儿有一事想请义父帮忙!”

    高起潜见三桂郑重的样子,不由诧异道:“我儿如今都已是都指挥使的高位,还有什么需要义父帮忙的?”

    三桂摇头叹道:“义父有所不知,此次洪督师实乃把我等陷入绝境!”

    高起潜惊异的问道:“我儿此话怎讲?”

    三桂继续道:“如今我舅舅祖大寿的人马被困在锦州城中,而洪督师领我八镇共十几万人马全部驻扎在这松山。这么多人每日的粮草就是个大问题,一旦我军的粮路被清军切断,那我军将陷入无粮的绝境。到那时就算敌人不攻我们,我们也会因为缺粮而丧失战斗力。那可是及其危险啊!”

    高起潜听后怀疑的问道:“清军围困锦州的人数远远少于我们,怎么可能还有兵力去切断我军的粮道呢?”

    三桂听了高起潜的怀疑感觉哭笑不得,道:“他皇太极听说我们十几万人前来驰援锦州,以他的性格肯定不会老实的呆在那里,定会借此机会来打我军的主意。一旦他率军突然袭击我军的粮道,那我们岂不是危险了!”

    高起潜毕竟不是无能之辈,听了不由的连连点头。随后对三桂道:“那你为何不赶紧去找洪承畴将此事向他说明!”

    三桂叹气道:“依他那自负的脾气怎么可能会听从我的建议呢?再说这个问题我已经向他说明过了,当时他告诉我这是奉了皇上的圣旨。要他务必要寻机会迅速与敌人展开决战,并以最快的速度解掉锦州之围。”

    高起潜听了回头对三桂问道:“那你要义父怎么帮助你?”

    三桂道:“我准备离开松山,可是怕洪督师不答应,因此才来请教义父,请义父帮忙给美言几句!”

    高起潜皱眉道:“难道你想就这么准备一走了之么?”

    三桂忙摆手道:“不不不,我只是不甘心站在这里傻傻的等待失败,与其这样,还不如另辟奇境为自己找出路。”

    高起潜诧异道:“你还有什么想法,赶紧说出来听听!”

    三桂缓缓道:“我是这样想的,既然松山这里我们已经汇聚了十几万之数,再放太多了也没用。因此我就想带领我的手下继续实施以往的那一招,就是偷偷的潜入到满清的后方给他来个一锅端。让皇太极自顾不暇,首尾难顾,情急之下我想他必定会率兵返回,如此锦州之围自解。”

    高起潜沉吟道:“此计倒是好计,只是已经用过多次,恐怕会失效吧!”

    三桂忙道:“我这次可是打算动真格的,直接去攻打满清的都城盛京。”

    高起潜听了吃惊道:“什么?你想凭三万人就要打下盛京?”

    三桂摇头道:“不光是我的三万人,到时我还想联络蒙古的林丹汗,我们双方共同出兵,准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拿下盛京。到时他皇太极肯定会立即放弃锦州而匆匆北返。”

    高起潜听后连连点头,道:“恩,此计甚妙!待会为父就和洪承畴诉说此事!务必要让我儿脱身于此!”

    洪承畴听了高起潜的建议,一方面为了照顾他的面子,另一方面也感觉三桂此举可行。虽然三桂所部一走,自己还剩下将近十万人马,但想来对付围困锦州的清兵应该是足够了。而万一三桂能够攻下满清的都城盛京,那可绝对称得上是天大的功劳。就算是皇太极亲自来督战闻到此消息也要立即赶回去。因此他在百般权衡之后终于答应了三桂的请求,并根据三桂的提醒,给在前屯卫总兵王廷臣手下干参将的吴三凤也就是三桂的哥哥单独列出一支人马。军旗上打出一个大大的‘吴’字,以此来迷惑麻痹清兵,让他们误以为三桂依然还在己方阵中。而三桂则在一个漆黑的夜间率队偷偷的离开了松山,随后一路快速的向北而去。

    清太宗皇太极正为清军连续受挫而焦急万分,及至得到洪承畴率大军援锦的消息,心急如焚,随后他便倾国中之兵,亲率军队八万余人上前线指挥。一路疾驰六个昼夜,于七月十九日到达松山附近的戚家堡。皇太极在仔细的察看一番地势后,他当机立断,指挥精兵从王宝山、壮镇台、寨儿山、长岭山、刘喜屯、向阴屯、灰窑山,至南海口一线下营,并指令将士就地挖壕,仅仅用了一天工夫,就掘壕三重,每道壕深八尺,宽丈余,以此来断绝松山要路。此举顿时切断了明军来往的粮道,将明八镇兵围于松山城附近。

    而皇太极为了防止明兵突围逃脱,便派兵将杏山也围困起来,使明溃兵不得入城。随后自塔山南至海边,北至山岭,以及宁远北的连山,一切去路,俱遣兵邀截,又分兵各路截守。皇太极这一番部署,已把明军置于弹尽粮绝的境地,企图将洪承畴十万余人困死在松山。

    此时皇太极为了将锦州与松山围死,已经倾举国之兵力来进行这番准备。其中七万余人围住了锦州,自己则亲率八万余清兵又将松山团团围住。即便如此,皇太极依然还不放心。在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人让他忐忑不安,此人就是三桂。不过皇太极听说此时三桂也随洪承畴一起被困在了松山。他特意派出了多批密探冒险去松山进行打探,结果令他惊喜万分。三桂连同他的手下将士果真一同被困在了松山之上。皇太极闻之忍不住心中狂喜,暗道如今就连自己生平最顾忌之人都已被自己团团围困的没有任何出路,从今往后这天下还不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么!想到高兴处皇太极不由的放声狂笑。

    正文 第八十六章   围魏救赵  上

    更新时间:2009…5…8 17:24:16 本章字数:3323

    三桂率队悄悄的离开松山,随后立即寻一条隐蔽的道路直奔长城之外的蒙古境内。为了隐人耳目,三桂将三万余人马隐藏在一个隐秘的山林中,随后他与洪安通两人快马加鞭直奔察汉浩特而去。

    这两年林丹汗可谓是郁闷之极,刚刚出嫁才一年的独生女儿格雅公主由于难产导致旧伤复发而死去,紧接着皇太极与科尔沁部明安的联军不断向他的土地侵袭,使自己的领地一点一点的被他们的联军所蚕食。满以为自己的驸马能够为自己帮忙出力,谁知一场大战下来,闻名天下的影子军团从此由世间消失。无奈自己只能不住的收缩战线,像一只缩头乌龟那样任凭皇太极百般欺凌却不敢有丝毫反抗。如果形势继续这样发展下去,那用不了几年,自己的大汗之位将再也不保。

    虽然林丹汗对此一肚子怨气,但他却知道仅凭自己的几万人马是绝对斗不过皇太极与科尔沁的联军的。因此他就算怨恨再深,对他们也没有丝毫办法。听说驸马吴三桂又重新组建一支新军,林丹汗逐渐失落的心又开始燃烧。他接连派了几批人给三桂传递消息,希望三桂能够帮助自己解除掉当前面临的危机。可从来没有一次能够得到三桂的答复,在没有任何人相帮之际,林丹汗只能乖乖的夹起尾巴做人。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忽然得到奏报,驸马吴三桂突然前来求见。林丹汗闻知登时一喜,不禁暗自感叹苦难的日子终于要到头了。

    见到林丹汗出来迎接自己,三桂连忙拜倒,口中道:“三桂见过父汗!”虽然格雅公主已经难产死去,但由于三桂在名义上还是蒙古的驸马,因此见了林丹汗才会如此称呼!

    林丹汗听到三桂直呼自己父汗,心中顿时一痛,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的女儿格雅,只可惜人死不能复生!林丹汗眼圈一红,轻轻的拉起三桂,缓缓道:“虽然格雅已经不在人世,但在我的心中永远都把你当作自己的儿子看待。不管到哪里你都是我大蒙古国的驸马!”

    三桂说话的声音略有些哽咽:“承蒙父汗看重,三桂实在是愧对于您!公主去世这么长时间,三桂一直都没能前来拜祭,实在是没脸见您!”

    林丹汗叹了一口气,缓缓道:“唉,死者已矣,何必纠缠于那些俗事!更何况你这几年也一直没有时间,怪不得你!”林丹汗终究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立即话锋一转,道:“听说你那一万影子军团在与清军大战的时候都已经损失殆尽了!此事是否当真?”

    三桂闻言点了点头,接着把那次与鳌拜的三万骑兵大战的经过向林丹汗简单叙述了一番。林丹汗听了不由连叫可惜,随后又问道:“这两年你不是一直都在训练新军么?不知如今练的如何了?能否媲美于当初的影子军团?”

    三桂见林丹汗归根结底还是对自己如今的实力最为关心,当下郑重道:“不瞒父汗,如今我所操练的新军虽然论单个的战斗力和当初的影子军团相比略逊一筹,但如若从整体的作战能力来说,根本就毫不逊色,甚至犹有过之。而且我的新军在人数上还是影子军团的三倍有余,整体实力更为强大。”

    林丹汗闻言不由大喜道:“哦,如此看来我可以对皇太极以及科尔沁的联军实施反击了?”

    三桂不由笑道:“我正是为此事而来,如果我们能够配合的好,到时别说是反击,我看直接攻下满清的都城都有可能!”

    林丹汗没想到三桂的野心比他还要大许多,虽然不知道他到底有什么计策,但林丹汗对三桂的足智多谋一向钦佩有加,连忙拉着他走进自己的密室详谈。

    两人坐定后,林丹汗详细询问了三桂的作战计划和部署。三桂随后向他一一道来。无论是从两军的人员配备,出兵的时间、路线以及与敌人作战的方式等都一一向林丹汗阐明。使林丹汗心悦诚服,心服口服,甘心情愿让三桂指挥自己的蒙古军队。

    最后三桂做出总结道:“父汗,如今皇太极倾举国之力进犯辽东,一半人马围困了锦州,另一半人马也将松山团团围住。而且目前为止他已然是泥足深陷,无法自拔,而此时他的国内空虚,正是我们大举反击的时候。只要我们实施快速而有效的战术,一定能够给予敌人最大的打击,而那盛京城又并非是出名的坚城,在你我联军的轮番进攻下,不出三日必将沦陷于我们之手。到那时,皇太极这些年搜刮来的金银珠宝等值钱玩意就将便宜给我们了。而就算皇太极得到消息匆匆返回,我们却早已经返回老家了。这样,也算是报了一箭之仇!”

    林丹汗闻言并未马上点头,而是苦苦思索了一会儿,随后道:“虽然皇太极国内空虚,可是如我们就此前去的话,势必要经过科尔沁部明安的地盘,以他和皇太极狼狈为奸的态度,可能会让我们顺利进入么?”

    三桂道:“这正是方才我让父汗您的骑兵先行的原因。想那明安,好好的蒙古人不做,却偏生要去抱皇太极的大腿。而您身为全蒙古的大汗,他不但不听您的号令,反而还和皇太极勾结在一起,与他组成联军一起侵犯您的领地。此人实已到了万恶不赦的地步,死不足惜。而且留着他反而是祸害,否则早晚有一天他会夺取您蒙古大汗的位置。因此我才让您的军队先行,而我则率领所部在暗中行动。那明安一旦发现您的踪迹,必会百般阻挠,甚至挥兵予以拦截,以此向皇太极献媚。到那时,您也不必念着同为蒙古一脉的旧情,只管奋力还击便是。而我则在适当的时机突然出兵,一举将明安歼灭。彻底绝了这股后患,将科尔沁重新置于您的领土范围之内。接下来我们就可以长驱直入的攻入盛京城了!”

    林丹汗越听越有道理,不过他身为蒙古大汗可不愿意亲身冒险。只答应三桂派遣自己的儿子额哲为此次出征的统帅,并率领三万蒙古骑兵与三桂组成联军,双方共同去攻打满清的都城盛京。

    临走之前三桂特意让人将格雅去世之时留下的孩子抱来给自己观瞧。望着已经可以在地上来回走动的小姑娘,三桂心中百感交集。这就是自己与格雅的女儿!她的小脸蛋与生前的格雅非常相像,让三桂越看越喜欢。不知是否父女天性,小姑娘见了三桂格外的亲切,一个劲的往三桂的怀里钻。只是让她喊父亲却闭口不答。

    林丹汗望着他们父女俩在屋内玩耍,欣慰的对三桂道:“自从格雅走后,她就成了我全部的精神寄托。我为她取了个蒙古名字,叫做‘华莎’,怎么样?不过她毕竟也是你的女儿,还需要你为她取个汉人名字。”

    三桂摇头道:“既然父汗您已给她取了名字,我就不必再取了。免得取了两个名字最后不知道该叫哪个好!”

    林丹汗缓缓点头道:“如此也好!”接着他又道:“三桂啊,我知道你这些年一直纵横于沙场,根本没有时间来照顾华莎。我看还是把她留在我这里照料吧!等你日后什么时候空闲了就过来接走!你看如何?”

    三桂道:本书转载16k文学网.16k.“如此那就麻烦父汗了!”

    林丹汗嗯了一声没有说话。

    三桂也没有再开口,而是默默的看着自己的女儿在屋内玩耍,同时心中想到了自己的至爱陈圆圆。前些日来信说她也为自己生下了一个男孩,还好母子俱都平安。不知她们母子现在身体如何,唉,该为孩子取个名字了。原本三桂指望着父亲吴襄为自己刚出世的儿子取个名字,可吴襄原本就对陈圆圆有很大的意见,因此对于新出世的儿子来说,他连考虑都不考虑便拒绝了。还好有母亲祖夫人在府中悉心照顾她们母子俩,否则三桂真的会很不安心。

    离开了察汉浩特,三桂与洪安通连忙快马直奔原先的隐藏之处寻觅本部人马。而与此同时,以额哲为主将的三万蒙古骑兵也开赴战场,按照三桂与林丹汗预先商定的路线向着满清的都城盛京进发。

    两军即将进入到科尔沁草原之时,三桂一声令下,几百名特种部队人员纷纷像离弦的弓箭一般,嗖的一下扎入大草原中转瞬不见。而三桂与额哲的联军则静静的等候消息。

    这些特种部队的战士原本就有着各式各样的本领,再加上三桂的一番悉心指导,此时对于战场的侦察及掌握程度远非一般的斥候探子可比。他们不但能够侦察到敌人的具体部署,甚至就连敌方的机密文件都能偷到。至于放火、投毒、暗杀等等伎俩,他们也早已能够做到耳熟能详。因此很快,三桂所需要的有关科尔沁部明安的情报很快便被这些特种部队战士一一送来。

    经过仔细认真的筛选,三桂终于做出了行动方案。随后他又是一声令下,三万余人马立时分做五个军,分散消失在大草原中。而额哲则依然率领本部的三万蒙古骑兵继续沿预定的路线前行,目的直奔盛京城。

    正文 第八十六章   围魏救赵  下

    更新时间:2009…5…8 17:24:16 本章字数:3906

    科尔沁部首领明安闻得林丹汗派出自己的儿子领三万人马前来,不知他有什么目的。但既然已经踏入他的地盘,他当然不会放过他们。而一向倨傲的明安根本就没有把林丹汗放在眼内,因此只是简单的部署一番,随后便亲率科尔沁部共计四万余人来到额哲的必经之路上埋伏下来,准备到时给他迎头一击。

    得知额哲的人马还在百里之外,明安便一点不着急,悠闲的率领手下的几名将领去游玩狩猎。而手下将士们则慢吞吞的对伏击圈进行部署。

    就在大家都在漫不经心的时候,忽然一哨人马由不远处快速袭来。在科尔沁的战士们还没有做出反应之际,这支骑兵队伍已经杀到众人的面前。紧接着就是一片片人仰马翻,死伤无数。

    之所以这支骑兵直到很近的距离才被发现,只因为他们无论是人还是马上面都着了一层绿色的青草。使他们的眼睛产生迟钝,因此直到近前才骇然发现这竟然是一支骑兵部队。

    随着爆炸的轰鸣声以及战刀砍中身体、头骨的可怕声音,再加上人的惨叫、马的嘶鸣,构成了一副动荡不堪的混乱景象。

    明安再也顾不上狩猎,连忙指挥调度兵马向来犯之敌还击。可是这支骑兵来得快去的也快,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在打死打伤了自己千多人后,直接冲向自己队伍的后方。

    明安气急败坏,当此时刻岂能容对方逃脱!连忙一声令下,几万部下纷纷上马拼命追击。

    眼看便要追上前面偷袭自己的骑兵,忽然由左方、右方各杀出一支几千人的骑兵。也都是身着绿色的青草,由于他们出现的距离近,根本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敌人便以冲到己方面前。接着便是一阵疯狂的砍杀。

    科尔沁部大乱,明安惊慌失措的指挥部下重新结阵以对抗两边来袭的敌骑。但还未等他来得及下令,突然由自己所部的后方又杀出两支骑兵。这下本来就已应接不暇的科尔沁部立时陷入更大的慌乱中。而这种慌乱对于突袭的对方来说最合适不过,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肆意斩杀敌人。

    科尔沁部战士的战斗力与意志力与清军比起来实在是差远了。面对来自三方突袭的敌骑,他们在仅仅象征性的抵抗了一小会儿后就再也受不了战场上的残酷及血腥,不待上级命令,纷纷向着前面没有敌人的那一方拼命的逃跑。

    明安盲目的指挥一阵,发现一点效果都没有起。心胆俱寒下忙随着手下向前方猛跑。

    而此时方才突袭的几方骑兵已经合兵一处,共计三万骑兵在科尔沁部将士们的身后紧紧追赶。而明安手下的将士们只顾着亡命狂奔,生怕被身后的敌人追上。

    双方就这样追追杀杀的持续了几十里路,正在明安率部依旧狂奔的时候,忽然前方远处旌旗飘飘,一支数万人的骑兵部队正浩浩荡荡的对着己方奔来。

    明安心中忽然大骇,这才猛然想起眼前拦着自己去路的正是原先他根本看不上眼的林丹汗所部三万人马。要是换在平日,他定要冲上前去与对方厮杀一场,看看同为成吉思汗的后裔,到底谁的战力最强。可如今后面还有数万疯狂的骑兵在紧紧追杀,他哪还有心再去招惹眼前这支队伍呢!因此他再也顾不上别的,率先带领本部向右方折返,企图逃回科尔沁大本营。

    科尔沁部的将士们见连部落首领明安都率先逃跑了,自己则就更不用说了。纷纷紧随明安其后亡命逃窜。一时间哭天喊地,队伍混乱成一团。

    额哲在正前方看得明白,见了科尔沁部军如此的混乱,正是趁乱攻击的好时候。当下连忙发下攻击的号令,顿时,三万名蒙古骑兵铺天盖地般的压了过去。</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